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知识 > 心理常识
行为疗法
关键字:行为疗法 华生  来源:心灵美企宣部  发布日期:2013-03-17  发布人:心灵美企宣部

 

  

概念
行为治疗是以减轻或改善患者的症状或不良行为为目标的一类心理治疗技术的总称。它的发展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具有针对性强、易操作、疗程短、见效快等特点。由于学派理论甚多,它的种类名称也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理论背景
行为治疗的概念最早有斯金纳和利得斯莱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 行为治疗
以实验心理学及心理学中行为学派的理论和观点为基础,其理论渊源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1Pavlov经典条件反射学说有关实验性神经症模型的理论,强调条件化刺激和反应的联系及其后继反应规律,解释行为的建立、改变和消退。
2 Sknner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阐明“奖励性”或“惩罚性”操作条件对行为的塑造。
3BanduraWatson的学习理论,前者强调社会性学习对行为的影响,后者认为任何行为都是可以习得或弃掉的。
4Jacom的再教育论认为病态行为可通过教育改变和改造。
适应范围
1.恐怖症、强迫症和焦虑症等神经症。
2.抽动症、肌痉挛、口吃、咬指甲和遗尿症等习得性的不良习惯。
3.贪食、厌食、烟酒和药物成瘾等自控不良行为。
4.阳痿、早泄、阴道痉挛、性感或性乐缺乏等性功能障碍。
5.恋物癖、异性服装癖、露阴癖等性变态。
6.慢性精神分裂症和精神发育迟缓的某些不良行为。
7.轻性抑郁状态及持久的情绪反应等。
基本原则
1、以普通心理学中的学习原理为基础,无需引入特别的理论假说
2、否认行为的遗传和本能的作用,认为环境和教育决定一切,也决定症状的形成和消退
3、在研究题材上和治疗上只重视可观察当事人的外显行为,即使是内隐的语言习惯也被认为是由外显的语言习惯逐渐演变而来的
4、认为变态行为和正常行为之间并无质的区别,而只是数量上的差异,即过剩和不足,行为治疗的实质就是消退过剩的反应,建立缺乏和不足的反应,即“去其有余,或补其不足”
5、人格是一切动作的总和,是各种习惯系统的最后产物,重建人格就是建立新的行为习惯
6、行为治疗只需就事论事,不必考虑深层的原因。
一般要点
1、确定需要治疗的靶行为
2、具体描述分析靶行为,如有多个靶行为,要确定治疗的先后顺序与最佳方案
3、与被治疗者一道确定治疗的具体实施方案
4、指导当事人如何实施方案
方法及技术行为治疗的治疗过程
与其他学派的治疗者的相比,行为治疗者对治疗过程关心得较少,他们更关心设立特定的治疗目标。而特定的治疗目标是治疗者经过对来访者的行为的观察,对其行为进行功能分析后,帮助来访者制定的。治疗目标一旦确定,新的条件作用的学习过程就可以开始进行。
布莱克姆(Blackham)等人曾提出提高适应性行为出现的频率和强度的6个治疗步骤。这6个步骤是:
1)以操作性述评确定和阐明需要发迹的行为;
2)获取希望出现的靶行为的基线水平;
3)设置有助于靶行为发生的情境;
4)确认潜在的强化刺激和事件;
5)强化希望出现的靶行为或强化一系列接近靶行为的行为;
6)持续记录行为的变化并据此评价治疗的疗效。
董经武亦曾将行为治疗的实施过程分为下列几个步骤:
1)了解来访者现有问题行为及其原因;
2)分析、辨别并确定目标行为;
3)关键的不良行为的构成层次;
4)在治疗前,观察来访者不良行为发生次数并确定基数;
5)有无有意义的行为的不断出现;
7)着眼于调节行为的后果或着眼于教授新的行为。
在上述论述中,我们可以注意到行为治疗过程中的主要内容有3项:
1)确认来访者的不良行为,据此可制定治疗目标、选择治疗技术和方法;
2)以适当的技术方法对不良行为进行矫正,帮助来访者建立起新的行为方式;
3)记录行为的基线水平及变化过程,以评价治疗过程。
行为治疗方法的共同特点
各种行为治疗主法的共同特点是:
1)治疗只能针对当前来访者有关的问题而进行,至于揭示问题的历史根源、自知力或领悟,通常人为是无关紧要的。
2)治疗以特殊的行为为目标,这种行为可以是外显的,也可以是内在的。那些要改变的行为常被看作是心理症状的表现。
3)治疗的技术通常都是从实验中发展而来,即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4)对于每个求治者,施治者根据其问题和本人的有关情况,采用适当的行为治疗技术。
编辑本段理论基础条件反射理论
早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一切心理活动都是从刺激到行为的反应,都可以简化为刺激-反应(S-R)的活动和单纯的适应功能。行为治疗
所谓刺激是指引起机体行为的内部和外部的变化,而反应则是指构成行为最基本成分的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
巴普洛夫提出经典条件反射。认为人和动物的心理活动,包括人的一切智慧行为和随意运动都是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条件反射。斯金纳提出操作条件反射,其基本规律是:自发性行为在先,强化在后;行为表现的频率随该行为造成的结果而改变(效果律);取消强化物可使原已习得的操作行为消退(消退律)。与经典条件反射实验相比,操作反应是自发性的,虽有条件刺激和条件反应,但无明确的非条件反应出现。
在行为主义看来,任何复杂的行为以及变态的行为都来自学习,尤其是早期的行为实践。
情绪理论
原始的情绪模式表现为恐惧、愤怒和爱,而其他的各种复杂情绪是通过条件作用而逐渐形成的,情绪反应可以归结为特定内脏变化的行为表现。
环境决定论
行为主义认为,人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行为都是环境塑造的结果,而且行为是可以通过教育变化的,否认遗传和本能对行为的作用。新行为主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不仅通过自身行为被强化而习得新的反应,而且还可以通过观察他人(榜样)完成的行为而习得新的行为。
人格理论

认为人格是在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一切动作的总和,是所有的各种习惯系统的最后产物。人在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了多种行为习惯系统,而所谓人格不过是诸多习惯系统中占有优势的习惯系统。行为主义看来,人格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通过改变环境和行为而得以重塑。

 

上一篇:系统脱敏法
下一篇:代币制疗法
Copyright (C) 北京心灵美科技有限公司 2013-2019 京ICP备13014845号-1网站建设一诺互联
关闭_Close
我们工作的时间
8:30-18:00
 
  产品咨询
  产品咨询
  其他咨询
  售后服务
咨询电话:010-5779 0839